技術文章
電動汽車行業是全球碳化硅功率模塊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20年至2024年,電動汽車行業銷售收入的年復合增長率為65.0%,家用電器、超快速充電器等其他行業的銷售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68.3%,這表明碳化硅功率模塊的應用多樣化且市場覆蓋面廣泛。與碳化硅功率模塊相比,硅基功率模塊的物理極限(例如帶隙能量)限制了其有效處理更高電壓、頻率和溫度的能力。這會導致更大的能量損失和更低的散熱效率,而這些都是電動汽車、光伏儲能和鐵路運輸等高性能應用中的關鍵問題。
功率模塊的穩態溫升測試是評估其在持續負載下散熱性能和安全性的關鍵環節,需結合標準化流程與設備完成。
一、測試標準與限值
1、?安全規范要求?
根據GB 4943標準,金屬外殼溫升不得超過60℃,塑料外殼不超過75℃;內部關鍵元件(如IGBT、二極管)的溫升需低于材料額定值的80%?,UL 1557進一步要求功率模塊通過2000次冷熱循環測試,驗證散熱系統的可靠性。?
2、?熱阻計算模型?
通過公式ΔΤ=RthJ-X·Ploss計算溫升,其中RthJ-X為結點到X點的熱阻,Ploss為功率損耗。需建立各元器件(如MOSFET、二極管)的損耗模型并修正為真實值。?
二、測試方法與設備
1、?接觸式測量?
使用K型熱電偶直接貼附于關鍵部位(如接線端子、芯片表面),精度誤差±0.3~1℃,需配合數據采集儀實時記錄溫度曲線,熱電偶需用高溫膠固定,避免氣流干擾。?
2、?非接觸式測量?
紅外熱成像儀適用于快速掃描或危險環境,誤差±2~5℃,需修正表面發射率及環境介質影響,測試時需控制人員走動,減少溫度場擾動?。
3、?自動化測試系統?
ATE系統可自動采集溫度數據并生成溫升曲線,提高效率與準確性。需校準變頻電源、回饋式負載設備等,確保測試條件符合額定參數?。
三、測試流程
1、?準備階段?
連接大功率電源與高速響應負載,布置熱電偶或紅外探頭,測量初始環境溫度?,設備需每年校驗并在有效期內使用。
2、?穩態判定?
持續運行至溫度波動≤2℃/小時(連續1小時),視為達到穩態?,溫升值=實測溫度-環境溫度,需低于限值(如多數電器要求≤30K)。
3、?數據分析?
評估散熱性能是否達標,若溫升異常需檢查損耗分布或散熱設計。
四、注意事項
1、?損耗定位?:通過臺式萬用表掃描卡分析各元器件損耗(如開關損耗、磁芯損耗),針對性優化散熱。?
2、?環境控制?:避免氣流擾動,確保測試環境溫度穩定。?
3、數據監控:高分辨率八通道示波器搭配柔性電流探頭、光隔離探頭可以檢測元器件的電流、電壓瞬態變化,如短路、過載等。